導航

2018-08-12 21:55 更新

導航

除非導航設計不合理,不然用戶應該明顯察覺不到應用中的導航體驗。導航設計應該能夠支撐你應用結構和目的卻又不分散用戶注意力。 廣義來說,導航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,每個導航都有其適應的應用結構:

  • 分層
  • 扁平
  • 內容或體驗驅動 在有層級結構的應用中,用戶在每個層級中都要選擇一項,直到到達目的層級。如果要切換到另一個目的層級,用戶必須回退一些層級,或者直接回到初始層級再次選擇。系統(tǒng)設置和郵箱應用在這方面是很好示范,可以參考他們。

譯者注:以上為視頻截圖,完整視頻可點擊觀看。

在扁平信息架構的應用中,用戶可以從首頁目錄直接切換到另一個,因為所有的分類都可以從主屏直接訪問。音樂和 App Store 是兩個使用扁平結構的好例子。

譯者注:以上為視頻截圖,完整視頻可點擊觀看。

在內容或體驗驅動的信息架構應用中,導航也會根據(jù)內容或體驗來設計。例如,在閱讀一本電子書時,用戶會一頁接一頁的進行閱讀,或者直接從目錄中選中某一個指定的頁碼;同樣,在游戲中導航也是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
譯者注:以上為視頻截圖,完整視頻可點擊觀看。

在某些情況下,在一個應用中結合多種導航類型會有很好的效果。例如,對于扁平信息結構中某一分類下的內容,用分層導航的方式來顯示可能會更好。

應該讓用戶時刻清楚自己當前在應用中所處的位置,及如何前往目的頁面。無論使用哪種適合你的應用結構的導航,最重要的是用戶訪問內容的路徑要有邏輯、可預期和易于追溯。

UIKit 定義了一些標準的 UI 元素,以方便地構建分層或扁平導航,還有一些元素可以構建以內容為中心的導航,例如電子書或者媒體觀看類應用。游戲或者其他體驗驅動的應用通常需要一些自定義的元素和行為。

使用導航欄(Navigation Bar)幫助用戶輕松訪問分層內容。導航欄的標題可以顯示用戶當前所處的層級,而后退按鈕可以回到上一層級。想要了解更多內容,請查看 Navigation Bar.

使用標簽欄(Tab Bar)顯示同類型的內容或功能。標簽欄很適合于扁平信息結構,可以讓用戶在分類之間隨意切換,而不用在意當前所處的位置。想要了解更多內容,請查看 Tab Bar.

在應用中,如果每屏顯示的都是同類項或同類頁,可以使用頁面控件(Page Control)。頁面控件的優(yōu)點是可以直觀地告訴用戶有多少個項目或頁面,以及當前所處位置。想要了解更多內容,請查看 Page Control

一般來說,最好能給用戶提供到達每一屏的唯一路徑。如果某屏內容用戶需要在不同場景下查看,可以考慮使用臨時視圖,例如模態(tài)視圖、動作菜單或警告框。想要了解更多,請查看 Modal ViewAction SheetAlert。

UIKit 同時還提供了以下相關控件:

分段控件讓用戶在一屏內就可以查到不同分類的內容,而不需要切換到其他屏幕。

盡管工具欄和導航欄或標簽欄相似,但是工具欄不具導航作用。相反,工具欄為用戶提供了可以控制當前屏幕內容的控件。

(譯者注:上文提到的 Navigation Bar, Tab Bar, Page Control, Modal View, Action Sheet, Alert, Segmented Control 和 Toolbar 均處在 iOS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 的第4章 UI Elements 部分,翻譯將在后續(xù)更新中放出,煩請各位耐心等候。若有需要,亦可先參考先前已翻譯的 iOS7 UI Elements 章節(jié):上,下。)

以上內容是否對您有幫助:
在線筆記
App下載
App下載

掃描二維碼

下載編程獅App

公眾號
微信公眾號

編程獅公眾號